您的位置: 道信空见 > 佛法大师 >

佛教修行五大核心要素之一:深入解读持戒的意义与内涵

2024-04-24 09:40 来源:未知

持戒(佛教解释)

戒律又称解脱戒,如果持戒得当,就能获得解脱。欲入菩萨道,三无漏学是根本。学佛不要被虚幻的名利所迷惑。佛法自有佛法的缘起,纵使佛法衰微,也不会灭尽,因为佛法有末法万年的缘起,现在只过去了十分之一。修菩萨道必须从三无漏学开始,以戒为手段,以慧为目的,以定为枢纽。

概述

戒律在三藏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佛陀一生的记录就是戒律。戒律是行为的标准,佛经是思想的标准。戒律的基本精神是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受戒容易,持戒难。要持戒,必须有智慧;没有智慧,就不能持戒,也不能持戒;戒生定,定生慧,相辅相成。内有烦恼,外有诱惑,需要智慧来降伏,正所谓:没有理智,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戒有两种,一种是持戒,一种是行戒。比如,五戒不是为了持而持,而是为了自利而持;为了自利而持,则是为了利他而持。比如,受了菩萨戒,在路上遇到病人要照顾,不照顾就是犯戒,这叫 "行持"。

学佛人要经常这样想:佛陀所立的戒律是为我一个人制定的,不是用来衡量别人的。信仰的清净就是《华严经》的一真法界,也就是《禅经》的明心见性,所以大乘学人的起点就是破四相。学佛要学会吃苦,要学会上当受骗,这样大的好处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如果对初学者说这样的话,一定会叫他跑掉,但对老修行者,就应该说真话。

从初学到菩萨的等觉,应该遵守戒律,但成佛后就不应该遵守戒律了,因为佛的行为就是戒律。

主修禅定,辅修六度,主修不执着于有,辅修不执着于空。无论修习哪种法门,戒律都是共同的主题,戒律有助于成就戒律。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修禅定,净土是念佛三昧,没有戒律就不能证悟,戒律有助于成就禅定。止是断除增上恶因,行是历练心性。佛陀了解众生太多,教给我们太多修身养性的好方法。禅修中始终保持清净心,任何没有清净心的修行都是愚痴。除非是为了众生,否则最好不要触碰纷繁的尘世。

学佛后,如果看到有人能说不能行,就要批评他,造口业,这就是三途的因。有的人受戒后,天天看别人的行为是否如法,如果看到别人犯戒,失去了恭敬心,就会增加造业的机会,还不如不受戒。明知戒律是为自己受的,不是为别人受的,还不如不受戒。这就是佛陀禁止在家人阅读僧人戒律的原因。

诽谤僧人是严重的违法行为。无论僧人持戒还是破戒,只要对他恭敬,就如同恭敬三世诸佛一样;如果诽谤他,则罪孽深重。至于破戒的僧人,因为行为不端,招致众生诽谤三宝的业力,将来自己堕落是自己的事,与众生无关。因此,古诗有云

戒行虽薄弱,善说佛法度众生;

若能供养此人,胜过供养十方诸佛。

劝人学佛可以,劝人持戒不行,要劝人自己有持戒的意愿才有效,否则会因为感情而勉强持戒,如果持了戒却不能持,反而对自己有害。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人不能吃素,就不要劝他吃素,否则他会因为害怕吃素而学不会佛;可以劝他不杀生,吃三种净肉。对于已经受戒的人,可以劝他持戒清净。

学佛是自己学佛,不必看别人学佛的精进程度,别人学不学佛与自己学佛无关。修 "十善语",每天照着经典批评别人,是在造自己的口业,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如果机会成熟,自己能改过自新,不妨劝诫一下,否则还是少管别人的闲事为好。

四戒

四戒[选自《杂阿毗达摩论》] (The Four Precepts)

单板滑雪的戒律之一就是 "单板滑雪"。希望意味着期待。求生,就是求生到天堂和其他好地方。一是坚持禁戒。这就是滑雪板戒。

第二怖畏戒是害怕堕入恶处。畏恶名。一者坚持禁戒。这就是怖畏戒。

第三怖畏戒是依止七觉支。这是恐怖戒。恪守禁戒。此戒为顺觉支戒。(七支意识。即七支意识。它们是择法意识分。精进意识。喜觉。除意识分。降伏。定意识分。心意识)。

四种净戒是无漏戒。它们没有烦恼的污垢。它们被称为清净戒。(无漏戒。这是无漏失道的声闻戒和缘觉戒)。

佛教修行五大核心要素之一:深入解读持戒的意义与内涵


参考资料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