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道信空见 > 佛法大师 >

诗意世外桃源:《劝修净土诗》第十九首中的禅意与美景

2024-04-19 08:40 来源:未知

劝修净土诗》第十八、十九首

"真经六字可读诵,谁谓名假非因缘?体名只是妙,境界观心易入真。蜾蠃愿子如父。蜣螂丸粪也离尘。劝君发愿早归西,此身污秽岂能爱。"

"南无阿弥陀佛 "是一部六字真言经,时称六字真言经王。所有大乘、小乘经典都是《六字真言》的注解,所有大乘、小乘修行都源于《六字真言》。六字真言是实相,是法界,是阿弥陀佛的愿力。因此,我们应该诚心诚意、认认真真地读诵《六字真言经》。这六个字包含了非常深奥的含义和境界。如果我们不理解,就会轻视它们,忽视它们。有人说:"你这六个字只是一个名字,一个名称!从意识的角度来看,这个名字是假的!在我们的教派中,我们说名字是指向真理--'月亮'的手指。名字是一种工具,通过文字的'手指'指向那个真实的'月亮'"。通常是这样的 "所以这个虚假的名法,并不是成佛的真正原因。" 从《传习录》的教义来看,这是一件值得质疑的好事。

诗意世外桃源:《劝修净土诗》第十九首中的禅意与美景

但净土法门在名与实的关系上却有着深刻的辩证关系。六字名号 "南无阿弥陀佛 "是实相音声,不是虚妄之法--是名号显现法性之体,是一真法界的全体。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中阐述了这一点。"称如来名号",这个如来名号就是实相之体、实相之体、事事之体。"为物 "即为众生。此实相,即一实相之功德皆在名中。既然是实相的显现,只要念诵此名,实相的功德就会显现。同时,在这句名号中,阿弥陀佛还融入了化度众生的一切法门、光明和善巧。因此,这句名号是伟大而不可思议的,它被称为妙音--实相之音。念这句名号,法性之体就能显现,阿弥陀佛的全部功德就能显现,这就叫妙。西方极乐世界的境界不是一般的境界,它是阿弥陀佛愿力的显现。整个境界是涅槃永恒、极乐、自性、清净的体现。所以观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就是观实相心,就是观西方极乐世界真如法界的这种功德,你去观的时候,就是在熏习点火。所以这个净土法门有一个特点,就是从相上下手。"指方立相"、"住相证果 "是善导大师的两句话。这八个字体现了净土法门的基本内涵。也许在般若系的经典和宗派下,它是一扫而过,一切向上:一法不立,一尘不染。但是,净土法门是从立法的角度出发,从相上出发,这个相不是我们业力所感召的虚妄垢相,而是阿弥陀佛清净平等愿力所显现的相。因此,这个阶段被称为第一义谛妙境相。第一义谛就是诸法空相。此相通过愿力的中介从空性中显现出来,所以这就是实相。实相即无相无相,离一切相,即一切法。故净土法门指方立相,住相证果。安住弥陀净相--极乐世界是相,六字名号是相,安住此相就能证得实相之果。因此,"依他名号,自显本心",依此而 "自显本心"。然后,在 "以果觉为因心 "的修行方面,这里还有两个比喻。这两个比喻非常形象。第一个比喻是蜾蠃。蜾蠃是一种昆虫,它不会生孩子,但它会把其他昆虫--比如桑蚕--放到自己的巢里。这就是所谓的螟蛉之子--被传过去,对它说 "像我,像我,像我 ......",即 "像我,像我,像我"!它像我,像我,像我"。它只要对继承过来的小虫子说 "像我,像我 "七天,这个继承过来的小虫子就真的跟他在一起了--真的像一个欧米尼德斯的形象,包括它的习性。他以此来比喻我们凡夫众生要念 "南无阿弥陀佛 "的名号--在心中。这句名号它是充满阿弥陀佛精神的法身、报身、应身的功德,我们念佛就有阿弥陀佛的加持,念佛就是香光庄严。念佛就等于汇聚了佛的这种功德、这种清净、这种平等。所以,我们越念佛号,就越像佛心,越像佛形。这就像欧曼人希望 "像我一样,像我一样 "一样。如果我们一生念佛,我们就会变得像佛一样,也就是说,我们会变得芬芳而庄严。这就是 "成佛之心"。乔达摩还经常打比方。以蛇为例。蛇的本性是弯曲的,它在哪里就在哪里盘绕在一起。你必须要求这条蛇:"把身体伸直。"无论你怎么要求它,它都可能勉强伸直几分钟,然后马上又盘起来。这就是它的蛇性。我们人类本性中的这种分离、执着和贪婪,就是我们人类的本性。这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劣根性: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贪婪、愤怒、愚昧、迟钝和怀疑。但是,要将这种人性转化为佛性,这里有一个方法。就像蛇一样,如果你想让它变直,光靠它自己的力量是直不起来的,所以你得用一个好的方便。于是,你找来一根竹筒--竹筒是直的--让蛇钻进竹筒。钻进竹筒后,即使不直也得直,它不允许你弯曲。那么这句名号就像竹筒,当我们念这句名号的时候,我们的凡夫心就会像佛心一样,那么清净,那么平等,那么慈悲。这就是古人常说的 "清珠入浊水,浊水要清澈;佛号入乱心,乱心要成佛"。这就是真理。因此,从终极关怀的角度来看,这句佛号可以使我们将因果报应带到下一个第二个比喻是蜣螂,蜣螂把粪便做成药丸,珍而重之。所以,信安大师最后的劝勉--"君 "是对一些净土修行人的尊称--就是劝你们赶紧发大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要知道,我们这个身体又臭又脏。有各种各样的污秽,有三十六种杂质。我们正是从身心的污秽和无常中感受到生态的污秽和痛苦。因此,通过脱离身体,我们也同时脱离了身心被要求完成的依赖。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赶紧去西方极乐世界的清净刹土吧。

好,请看下文。"在魑魅魍魉遍布的萨哈世界,没有什么比休憩之城更让人心旷神怡。苦乐皆忘极乐名,死生皆说无生机。佛佛相离皆一样,地地相离是假名。为何劝人往生他乡呢?只因此地难悟道"。

在萨哈世界,这方面的事情很多很多,因为天魔和外道都会干扰修行者。这个魔里面有天魔,也有我们的五阴魔、死魔、烦恼魔。这些魔会阻碍我们的修炼。外道--不管是其他宗教还是隶属于佛法的外道,或者是各种新宗教--都会用他们的境界和 "奇妙 "来诱惑我们,阻碍我们修持解脱出离的正道。这些都是我们萨哈众生的共业所致--唯心所现。如果我们想寻求一个安宁祥和的地方,没有比极乐世界更好的地方了,这一点我们在法界的所有劫中都能看到。息 "是极乐世界的别称,"城 "代表涅槃城。在西方极乐世界,人们可以享受涅槃--寂静、永恒和极乐。

极乐世界意味着什么?极乐 "一词意味着不二、绝对的对待。当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谈论幸福时,我们谈论的是对治法中的幸福:只有当你有痛苦时,你才会谈论幸福。如果我们谈幸福,那还是苦,因为幸福是可以变化的:幸福可以导致悲伤,幸福和不幸是相互依存的。因此,只有脱离了苦乐的对待,超越了苦乐的分别,才叫极乐。有些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常常指责佛教徒念佛,说:"你们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不是贪心吗?你看西方极乐世界是黄金之国,这里没有黄金,你就去西方极乐世界--想得到黄金;你想想,这里有百味珍馐,有七宝宫殿。自己贪图享乐,不是为了修炼"。他就这样不停地指责。有时,当你听到这样的指责时,你自己也会哑口无言:"哎呀!这不是贪婪吗?他没有意识到,这里所说的极乐,是苦与乐都超越了才叫极乐。它不是苦的快乐,也不是人天五欲的快乐,人天五欲的快乐不叫极乐。这种 "超那么,有人说:"你说过去世,'过去世'有来有去才叫过去世,有'生'就有死,你说过去世就有生死,怎么能说没有生呢?佛教的终极目标就是要有无生法忍哪,你生死都是无常的,都是逼迫苦恼的,都是现实的凡夫苦轮啊,那还谈什么往生的问题呢?" 天台宗的几位大师都论述过这个问题,无论是智者大师在《净土十疑论》中,还是有喜大师写的《净土生死论》,都对这些问题做了很好的论述。但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无法展开论述。无论如何,这里需要理解一种辩证关系。从凡人生死心的基点来谈前世。我们离不开生灭心,所以就有去来空间的问题,谈无生还不是我们的境界。虽然它是前世现象界的表现,但重要的是观其体性。观其体性毕竟空,空而无所有。所以往生本质上是无生。既然是接引凡夫众生--凡夫的人有人就问:"为什么释迦牟尼佛在他那一代讲经说法的时候不说念佛,而教我们念阿弥陀佛呢?" 或者,"为什么不叫我们念十方诸佛,而要我们只念一尊佛呢?" 总之,我们会有很多问题疑问。"那为什么我们在西方要念阿弥陀佛?东方也有阿閦佛,为什么不好呢?还有弥勒内院,离我们更近更方便?" 好吧,我们都需要把这个疑结解开。这里就涉及到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佛佛道同,十方诸佛证悟的法身是一样的,佛果地上的境界也没有什么不同,他(们)都是一个体。因此,说念哪一尊佛,是站在觉悟众生的立场上说的。十方诸佛把那一尊佛放在最前面,哪一尊佛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益众生,就念哪一尊佛,以那一尊佛为主,其他诸佛为辅。十方诸佛共同完成觉悟众生的伟大任务,这就是佛的任务。十方诸佛证悟同一法身,这意味着念阿弥陀佛等于念释迦牟尼佛,念一佛即是一佛,念二佛即是二佛。那么,从相上来说,释迦牟尼佛是我们的老师,我们是他座下的弟子,叫他的主要老师。我们要听话,本师释迦牟尼佛教我们念阿弥陀佛,我们就老老实实念阿弥陀佛。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呢?我前面说过,我们的心是散乱的。如果给我们介绍很多佛号让我们念,让我们往生,我们就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为了让我们的心集中,就介绍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这是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是阿弥陀佛与我们娑婆世界众生的因缘最深。佛能不能成就众生,众生能不能接受佛的成就,就看有没有因缘。有因缘就能成就,没有因缘就不能成就。阿弥陀佛在我们娑婆世界示现,发愿建立净土,无量劫以来随顺九法界,与我们众生结下法缘。每当众生不能证悟时,阿弥陀佛就会跟随我们到人道、畜生道、饿鬼道,甚至地狱道,从不厌倦。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时,会感到悲喜交集的原因。那么,我们就必须明白:为什么释迦牟尼佛和历代菩萨、祖师那么苦口婆心地劝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甚至到了 "登门劝修 "的地步呢?我们需要明白,最重要的原因是在萨哈世界修行很难成功。修炼成功的最低标准是:了生死,断见思惑。世间有谁能破除见思惑?要达到初禅是非常困难的!即使开悟了,也并不意味着了却了生死!而且,五浊恶世的修行环境越来越恶劣。在我们中国的农业社会,很多寺院都在深山老林--寂静的阿兰若中,在那里还能有戒律和智慧,还能修炼出一种悟道的境界。如今,寺院开放了,都搞旅游了,再加上整个外部环境的影响,工业化以来整个人心都浮躁了,都跑了。飞机、汽车、高铁,这些,其实越是外在的动--肯定对修行人的影响是我们的心也在动,而且还动得很快,心动的是无明相--我们的无明--庚寅五月大安法师在成都大慈寺


参考资料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