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道信空见 > 佛法大师 >

觉醒的黎明:从疑惑到救赎的启示之旅

2024-05-02 11:24 来源:未知

读《启蒙与救赎》一文的启示 2000 年 11 月 29 日中午,上海复旦大学王雷泉教授来玉佛寺找我,共进午餐。王教授送给我一篇比较宗教学的文章《启蒙与救赎--佛教与基督教的对话》(作者为台湾政治大学沈青松教授)。读完之后,我颇受启发。

特别是文章中提到的基督教的最高原则或原理,实在难以用语言来描述,只能用 "无 "来表达。文章说:"存在不是一个自在存在的实体,但上帝是一个自在存在的存在活动。不仅如此,在这种独立自存的存在活动中,还存在着无穷无尽的、不可言说的、可能存在但尚未存在的理想和可能性。就此而言,正如 "否定神学 "所言,它只能以否定和消极的方式来理解。除了将这些不可言说的可能性称为 "无 "之外,很难找到其他的词语。如果没有这些'无'填充存在者的领域,就不可能进一步实现存在"。

诚然,"无中有有,有中有无,无中有花,有中有月,有中有楼"。这里对 "无 "的解释与佛教的 "空 "的概念颇为相似。空 "是无限发展的可能性,所以《中庸》说:"因为空,所以万法生"。

文章引用艾克哈特的话说 "上帝是虚无的",并将其与道教的 "虚无 "和佛教的 "空 "进行了比较,不同之处在于:"在基督教的亲密体验中,上帝是虚无的。"在基督教宗教的亲密体验中,除此之外还有与上帝的亲密对话和爱的融合"。

文章认为,无论是 "利益论 "还是 "义务论",都只能导致 "非人化的技术和制度,造成各种异化",因此 "当前的世界正在滑向虚无主义"。当今世界正在滑向虚无主义的谷底"。为了克服这些现象,"佛教和基督教以及其他精神文明传统可以发挥其伦理美德和实践"。

文章称,"戒律是佛教生活的三大基本要素。其主要目的是利他能力的卓越,以及与众生关系的和谐"。文章还说,这两点应该是佛教美德伦理的核心。文章还说:"佛教的觉悟更多的是指与自我的关系,即与自身本具的佛性的关系,以及与万物关系的和谐,但并不包括与神的关系。"

佛教认为 "众生皆有佛性"。

基督教认为 "人是上帝的形象"。

同时,佛教认为人性的优秀意味着人生的觉悟,即成佛;关系的和谐意味着人生的奉献,即人生的圆满。

文章中的一些观点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将上帝视为一个人更符合人类的本性。上帝是内在的,这意味着他能够知、能够爱,我们可以向他祈祷。虽然上帝的非位置性具有深远的意义,但如果过于坚持非位置性的论点,也会陷入一种没有对应关系、没有对话和互动(关系)的崇拜。我认为,人性最深层的内在部分,除了自我意识和自由之外,还需要与超验的境界进行对话,以便能够超越自我封闭的局限;否则,都会沉溺于对这种对话需要的漠视之中。"

我们佛教界的理性化倾向,就是认为佛是 "寂"、"真"、"法",佛的法身不起作用,佛没有感觉,等等。实践证明,"理性化 "言论是消极的,是教团整体素质下降、信仰淡化的根本原因。过多的理性化言论还会导致因果观念的淡化,因为强调 "空",一切皆可 "空",因果、罪福皆空,恶不能止,善法不能行,对佛教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我们要大力弘扬观世音菩萨的慈悲精神和地藏菩萨的救世精神,让佛教有人情味、有生命力、有生气,让释迦牟尼活过来,让诸佛菩萨都成为活菩萨。我们对佛的祈祷、对佛的求助应该是有效的、有回应的。要深入挖掘、建立和利用众生与诸佛菩萨之间的互动关系,使我们的祈求不至于成为 "有求必应"、无效劳动、无益苦行。人有诚心,佛能感应,佛能回应,这是客观事实。有 "真空",有 "妙有",教法才能圆满。

众生处于无奈的状态,生命无法独自完成自我净化和超越,还必须得到诸佛菩萨的扶持和加持。佛和菩萨的无边慈悲和惺惺相惜是真实而普遍的。无论众生是否意识到有佛和菩萨在帮助他们,他们总是慈悲为怀,照顾众生。佛光普照,不能是一句空话。"大慈大悲度众生,大喜大舍度众生 "是真的。

愿我们的佛祖慈悲为怀,拯救我们这些苦难无助的众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

觉醒的黎明:从疑惑到救赎的启示之旅


参考资料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