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道信空见 > 佛法大师 >

揭示四谛框架与金刚杵之谜的惊人发现!

2024-05-03 11:00 来源:未知

从 "人生佛教 "到 "人间净土"--圣严法师的人间佛教抉择--"四谛架构 "+"金刚杵 "研究方法的惊喜回顾

释昭慧

因为经常讲 "人间佛教",也经常读 "人间佛教",所以乍一看林启贤教授的论文题目(《从 "人生佛教 "到 "人间净土"--圣严法师的人间教法抉择》),心想:"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林启贤教授的论文: "这是我第一次读到人间佛教。乍一看林启贤教授的论文题目《从 "人生佛教 "到 "人间净土"--圣严法师的人间教法选择》,心想:"还有什么新鲜的?怎么会有新东西呢?

揭示四谛框架与金刚杵之谜的惊人发现!

然而,读完这篇论文,我的眼睛一亮,原来林教授对近代以来弘扬人间佛教的三位大师的思想都有很深的沉淀: 太虚大师、印顺长老、圣严法师。他能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做一个统一,在统一中有辨别,能辨别差别;做的统一不是泛泛而谈,辨别差别不是辨别敌我,这应该与林教授的人生修养有很大关系!

林教授论文的一大亮点是 "以四谛为纲 "的方法论,这是对佛教四谛的一种非常地道的运用。在中国佛教史上,将四圣谛发挥得淋漓尽致的是天台宗的四圣谛,天台宗也将四圣谛理论作为藏通论、分别法、顿悟法四教的重要内容。

林教授以 "四圣谛 "的框架为方法论,研究三位大师思想的异同,并在此框架下,以印顺导师多次引用的无著菩萨 "金刚杵 "为喻,说明佛法的学习和修证过程是 "首尾粗,中间细 "的。中间细"。

关于 "薄中 "部分,林教授指出,这属于问题的关键和三位大师提出的目的,即问题的关键在哪里,如何解决问题才能达到理想境界,这是三位大师倡导人间佛教的目的。在第一部分中,三位大师各自面对的时代境遇不同;在第二部分中,三位大师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可能也有些不同。令我惊讶的是,作者竟然从这样一个理论框架出发,而不是平铺直叙地叙述三位大师的思想。

"在当下佛教困境(苦)与问题症结(集)的同一体验中,佛教的发展方向、基本精神与宗旨的同一把握(灭),故曰'大同'。但这种基本精神和方向确立之后,其具体实践方法(道)的安排却有所不同。这就是'小异'"。(林语堂引)

太虚大师和印顺长老的思想和事迹对我来说已经非常熟悉了,本文关于两位大师的部分内容对我来说可以说是复习,但作者用四谛法门的框架来组织自己的理论是一个特色。本文的重点是圣严法师的思想,看得出林教授在整理上花了不少功夫。同样,他也提到了 "中详 "部分,指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指出了立论的目的和行动的目标。这是三位大师相同的地方,这是 "大同"的地方;而 "小异 "又在哪里呢?林教授一一从圣严法师的思想中耙梳。

这些 "细微差别 "可以追溯到 "金刚杵 "理论。虽然他们所处时代的原因,即所谓问题的症结--圣教衰微、众生苦难--是一样的,解决问题的方向--人间佛教--也是一样的,但在面对问题时,他们不得不面对同样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向--人间佛教--是相同的,但他们所面临的境遇却有些不同。例如,圣严法师面对的是中西方不同的社会群体,其弘法对象的文化层面的复杂性甚至超过了太虚大师和印顺长老的时代。相应地,金刚杵下部 "大 "的部分所提供的解决方案也因此更加复杂,教义的适应性也需要再次明确。因此,下面提出的解决方案与上面看到的问题相关联。例如,当他需要开示许多有神论者和西方一神论者时,发现 "地藏 "学说更适合他们时,他的心情与太虚大师截然不同。太虚大师立足于汉传佛教,认为大乘三宗在圆顿法界中是至高无上的,尽管他也主张 "地藏 "学说。

在 "地藏 "与 "空 "的选择上,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圣严法师的思想仍然是以 "空 "为基础的,如果不是林教授特别提到,这一点可能会被忽视。因为圣严法师写了很多关于禅宗、天台宗、华严宗等的著作,也强调要弘扬中国佛教,甚至特别提到了地藏。因此,一般认为圣严法师与太虚大师同为宗本如来藏思想家。但是,这篇文章说得很清楚,圣严法师是立足于 "融 "的立场,他个人的 "空 "的立场没有动摇。但是,在整合当代社会人心和西方有神论者方面,他提出了一条可能行之有效的路径,那就是地藏思想的教化,这与地藏教化 "为人生善悉地 "的特点是一脉相承的。在此,林教授特别提到圣严法师对地藏学说的选择,认为这是对本文的一大贡献。

"太虚大师以中国佛教为地藏思想的基础;印顺导师以印度佛教为空性与地藏思想的基础;圣严法师也是以印度佛教为空性思想的基础,但对地藏非常认同。虽然基础不同,但共同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那就是佛法在人间的传播和利益人间"。(林教授引用)

另外,林教授还提到了圣严法师的修行部分。法师毕竟不是在金字塔顶端做纯理论的工作,他还在地面上吸纳了中外的精华;不仅吸纳了知识分子的精华,还吸纳了普通大众的精华。那么,如何发展这条实践之路呢?在这样的情况下,从实践十善的戒律、僧俗制度的组织、社会关怀,乃至知识阶层接受度很高的禅宗的实践,到适合大众的观音菩萨的实践,可以说,他将自己的论述与个人的实践、社会的关怀进行了全面的结合。圣严法师从理论到实践的思想原则,通过金刚杵下部宽大部分的放大特写,得到了精彩的诠释。

另外,我想补充的是,关于圣严法师的思想,林教授从杵的上下两端的差异进行了梳理和梳理。虽然前面提到了圣严法师面临着佛教西传、吸引西方有神论者的背景,但我们不能忘记的另一点是,圣严法师是一个广义的中国人,他对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佛教文化,有着历史传承的情怀,要理解他为什么以弘扬中国佛教为己任,就必须把这种情怀纳入到这个定位中来。人毕竟是有感情的动物,这也是法师人生情怀的一部分,他当然希望在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在世界传播的同时,也把中国佛教的特色传播出去。

张德华教授问及 "佛教伦理"。

人间佛教也可以从圣严法师的伦理思想入手。圣严法师在他的著作、谈话和演讲中,经常谈到当代的伦理和环境问题,因此有关伦理的资料相当丰富。至于佛教伦理学可以从哪个核心点出发,这是一个可以进一步探讨的问题。这是一个可以进一步探讨的课题。在我过去的伦理学研究中,我以为如果要在当代世界佛教各语系中找到最大公约数,就必须按照 "因果论 "来构建。

如果按照因果报应理论来建构,就可以从与个体生命相关的 "关爱生命 "概念中推导出 "关爱生命 "的概念。对生命的关怀不仅仅是对人的关怀,它超越了人类沙文主义,涵盖了一切有情众生;对于整体环境的部分,生态学的讨论往往强调 "整体论",甚至质疑强调个体关怀的 "生命中心论"。但从佛教的角度来看,并不是只讲整体论或个体论,因为有时强调整体,可能会牺牲个体的幸福、意志和特性;只强调个体,可能会不顾环境和社会的大局。佛教仍然强调 "中道",即 "不落两边",既不为了整体而牺牲个体的幸福和快乐,也不忽视环境、生态、社会整体的平衡与和谐,在组织与个体之间取得辩证的平衡。

虽然我不能马上举出圣严法师的著作中哪些是强调整体的,哪些是强调个体的,但在我零碎的记忆中,圣严法师对这两方面都有考虑。因此,"心六伦 "不仅仅是指个人对其他个体生命的关怀责任,也包括对社会和环境的关怀责任。

当代人间佛教立足于世间,与社会对话,"因果论 "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当然,不可否认,慈济宗从 "如来藏 "入手,也做出了很多贡献。因此,就功能主义而言,我们不妨接受邓小平的说法: "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因此,如果有人用 "地藏 "的核心理论来建构一种兼顾个体与整体的佛教伦理,我是乐见其成的。

原文发表于《生活》杂志第 323 期,1999 年 6 月 7 日。


参考资料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