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道信空见 > 佛法大师 >

跨越第三十八个人生阶段的智慧启示

2024-05-03 10:31 来源:未知

(第三十八个故事)

过去,有一个专门雕刻夜马罗刹的人,每天都要构思和模拟夜马的表情。日积月累,他变得十分凶猛,满脸横肉,让人望而生畏。后来,他遇到了一位法师。法师问他怎么会变成这样。他苦口婆心地说:"我的相貌本来不是这样的,而是因为天天刻罗刹、刻夜叉,刻来刻去才变成这个样子的。" 法师想了一会儿说:"我觉得你应该改变一下方法,改刻佛和菩萨。" 他按照法师说的去做,日子一天天过去,果然,他的面容变得慈祥端庄了。

跨越第三十八个人生阶段的智慧启示

华严经》中说:"心如大画师,能画种种物"。

心不仅能画自己,也能画别人。

正如我之前所说,"心造境"、"境随心转"。但这里是 "相随心转","心能转相"。

如果你看过电影《阿甘正传》,你一定会记得主人公阿甘。别人都认为他是 "弱智 "或智商很低,把他当成傻瓜。其实,他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对别人总是充满信任,对客观世界充满信心,对别人从不设防,更不会恶意揣测别人。他不像许多人那样,把精力耗费在怀疑、防卫、算计、犹豫、忧愁、欺骗、狼狈为奸上。他只有一个念头:只要是对的、好的、对他人有益的,他都会尽心尽力,不回头。让我们惊奇的是,他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他对世界的真诚和善意奇迹般地给了他精彩的人生。

这不是心的力量是什么?

心到底是什么?

有人问药师山药山禅师:"如何才能不被外境迷惑?" 魏延禅师说:"任凭外境来来去去,又有什么关系呢?" 回答是:"我不明白"。魏延禅师又问:"什么外境让你迷惑?" 说到这个公案,南怀瑾先生还引用了《笑禅录》中的一个故事:许多年轻人聚在一起喝酒,有歌妓相陪。其中,只有一位长者居于首座,闭眉闭眼,规规矩矩正襟危坐,不注意周围的声色,嬉戏吵闹。宴会结束后,宫女来向他讨赏,长者拂衣起身,怒气冲冲地说: "我简直连看都没看你!" 歌妓听了,用手抓住他说:"你的眼睛看到了什么?你闭着眼睛想的东西才更精彩呢!" 这个歌妓可以当老师,因为她可以告诉学生什么是思想。

马祖道一禅师在去南岳衡山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禅修水平。他从四川来到南岳,拜在怀让禅师门下。怀让禅师是六祖慧能的大弟子,见马祖坐禅勤奋,且禅定功夫了得,知县法宝,就去点化他。对于马祖这样的人,慧能禅师知道讲道理是行不通的,于是就用参禅的手段,拿了一块砖头,坐在马祖面前磨。马祖坐禅,不受外物干扰,慧江禅师为了开导学生,当然很有耐心。连续磨了几天,马祖终于开口了:"师父,你在磨什么?" 怀让说:"我在磨一面镜子。" 马祖说:"砖头怎么能磨成镜子呢?" 见鱼儿上钩了,怀让禅师立即单刀直入,说:"既然磨砖不能成镜,那你坐禅能成佛吗?" 马祖听了,大为震动,问道:"那该如何是好?" 怀让禅师说:"你在路上赶着牛车,牛车走得很慢,你是用鞭子打牛呢?还是用鞭子打车?" 马祖没有回答,他又说:"你是学禅坐,还是学佛坐?如果你学坐禅,禅不是坐圣严法师幽默地说:坐禅确实不能成佛,坐禅只能练腿。但是,一般人还是要坐禅。释迦牟尼佛是坐禅成佛的,他前后的修行人都是坐禅成佛的。问题是,如果不管学佛与否,只要打坐就能成佛,那恐怕是不可能的。因为,成佛与否、开悟与否,在于心,而不在于坐。关键在于心是否清明、是否清净、是否无执、无碍。打坐可以自在,可以定心(连郭沫若生前都有打坐的习惯),但定心,不是等开悟了才能成佛。所以,马祖一旦认识到砖头不能磨成镜子,打坐不能成佛,就放下了对打坐的执着。佛法在心。只要功夫在心,放下心中的一切,当心中灵光一闪,过去、现在、未来、人物、是非都放下了,此时展现的是明心见性的无我境界和清澈的天空,这就是智慧的解脱,是明心见性的悟道成佛,何必假借外求呢?

唐代无极藏比丘尼给我们留下了一首诗偈:

平生寻春不见春,踏破云鞋上岭头。归来偶嗅梅花香,枝头已是春意浓。

人人都知道春天最美,盼望春天,喜欢春天,进而寻找春天,迎接春天,珍惜春天。春天在哪里?其实,最美的春天是自心,是佛心,是真性,是本心。无需向外寻找春天,佛性就在我心中。这就像赵州禅师写的一首偈子:

赵州八十仍云游,只因心不静。但当他一无所获地回到家中时,才发现自己的草鞋什么也没花。

"鞋已破","鞋钱空","岭 "高 "岭 "低,"行 "千里万里,向外寻找,如何找到自己?向外求索,何以觅得自我(自心)?真性在自心,佛性在自心。若能认清自心,就不会千里迢迢到心外求法。因为心外无我,心外无法,心外无泉,心外无世界。

对 "心 "的研究、透视和全面系统的阐释,恐怕世界上没有一种学说能达到佛陀的认识水平。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别人没有强调 "心 "的功能、"心 "的作用、"心 "的能量。牟宗三先生说,中国哲学特别强调 "主体性 "和 "内在道德"(即 "道德")。

牟宗三先生说,中国哲学特别强调 "主体性 "和 "内在道德"(ermorality)。他认为,中国思想的三大主流,即儒释道三教,都强调主观性,而作为主流中的主流的儒家思想,更是把主观性具体规定为内在道德,即道德的主观性。所以正是西方哲学强调客观性而不是主观性的区别,牟先生说得很精辟。他的 "主观性"→"内在道德"→"道德的主观性 "可以用中国儒家的原话 "存乎一心 "来概括。"也是如此。

即使在西方哲学中,无论是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康德、黑格尔(包括费希特、谢林),还是从奈布尼茨、罗素到海德格尔,他们都逐渐走向了东方哲学的主体性。作为享誉世界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们不可能不认真思考人的生命存在、社会存在和道德判断,也不可能不知道佛陀的思想。苏格拉底大力提倡正义、中庸之道(Mea

苏格拉底主张正义、中道(Mea)、公平、道德和友谊,这些不正是人类主体性的本质吗?这些不都是 "存乎一心 "的 "心 "的闪现吗?

孟子说 "人之初,性本善",他看到了人的 "心 "的纯粹性,但他也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所谓 "几希",是近代化的说法,意思是极小极小的一点点。可见,孟子说此话时义愤填膺。然而,正是这 "几希 "将人与禽兽区别开来。我们的老祖宗说 "非圣贤,是禽兽",似乎也是愤慨之言。在我看来,这句话并不太绝对,也不是简单化的非此即彼的判断,而是告诉我们:人,你的一言一行,你的一思一念,你的内心,是向着圣贤的一边呢?还是站在禽兽一边?孟子极力主张 "人皆可以为尧舜",这与佛家所说的 "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 "有异曲同工之妙。被儒家视为异端的荀子是最现实的,但他喊出了 "人之初,性本恶 "的不和谐声音。他甚至说,人的 "善是伪的(人为的)"。尼采把人说成是 "未定义的动物",尽管 "在他面前有无限的可能性",但他把兽性看得太重了些。我猜想,荀子说 "人性本恶",也是过分强调了人性的兽性。人固然有兽性,但人毕竟还有人性呐在人类历史上,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不乏探索自我--探索自己生命的人。然而,唯有佛陀通过自身的觉悟,反观人类的自我,反求诸己,进入了 "心 "的层次,发现了 "心 "的一切奥秘。

佛不是神,不是超自然的神灵,也不是人类命运的主宰。在神面前,人与神的关系是奴隶与主人的关系,你必须 "求 "神,你能说你也是神吗?在上帝面前,人与上帝的关系是仆人与主人的关系;你必须 "服从 "上帝,你能说你也是 "上帝 "吗?然而,佛教却不是这样。佛告诉你,众生与佛平等,只要不执着、不妄想,人人都能成佛。在佛看来,众生都是未来佛,或者是现在佛。在人类历史上,佛陀是第一个喊出自由和平等声音的人。

佛陀告诉我们般若智慧,即 "业空"。当因缘不具,当客观条件不可能,当你无法改变外在世界时,你可以改变自己的心,你可以找到内心的宁静,内心的 "天堂",你可以建立健康的内在观照,内在的生命循环,你可以永久地保持" 你可以建立健康的内在观照,内在的生命循环,你可以永久地保持 "常乐我净",回归本源,回归本性。在人类历史上,佛陀第一个向我们揭示了生命的真相:一切都在自己的心中,心的境界就是生命的境界。佛即是心,心即是佛。

由于 "无明 "的污染,人类是凡人,背负着太多沉重的各种妄念,既没有内在的自由(内在的痛苦、精神的痛苦),也没有工具的自由(外在的痛苦、身体的痛苦),因此,人类必须挣脱许多束缚--思想的束缚,习惯、坏习惯和恶习的束缚,心灵的束缚。熏习、坏习惯和恶习的羁绊,邪见、偏见和各种恶见的羁绊。只有挣脱束缚,砸碎内心的枷锁,才能破除迷惑,获得真理,获得解脱。然而,佛不可能代替你,也不可能来赐予你,自我束缚自我提升,自我救赎自我解脱,自我中心自我决定。在人类历史上,佛陀是第一个为我们指出看破放下、自我改造的法门。

"佛 "是一个外来词,是 "Buddha "的音译。在现代汉语中,它被译为 "开悟的人"、"有智慧的人"。古代译为 "觉者、智者"。觉者、智者 "一词有三层含义:自觉、觉他、觉行合一。自觉就是获得大智慧,自我发展、自我受益、自我觉醒。觉悟他人就是帮助他人觉悟,就是关爱众生、拯救众生、帮助他人。觉行圆满就是自利利他、自我发展、福慧圆满。这三个要素(三义)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不能称为 "觉行",也不能称为 "智慧",三者密不可分,所以仍用音译,简称 "佛"。三者密不可分,所以仍用音译,简称 "佛"。可见,"佛 "的含义已经包括了智慧的开发、智慧的觉醒、智慧的圆满。

我这里介绍的是佛教的智慧观,是佛陀的智慧,是佛陀对宇宙和人生的领悟。它不是框框,不是教条,更不是皇帝派人来宣读的 "圣旨",不要一蹶不振地跪在地上接受,更不应该盲从。佛祖教导我们的,是 "四依",即 "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识,依义不依语,依正不依邪"。依法不依人,就是要依佛法,依一切符合佛法的法,不管是谁说的,不管是谁说的,不管是佛说的还是别人说的,只要是佛法,就是佛法,就是符合佛法的、符合佛法的法,就要依,不依人。依靠智慧而不依靠知识,智慧是智慧,知识是知识,知见是知见,即依靠离无明的智慧,而不依靠对种种名相分别现象的知见。依义不依语,即依靠真正的义理,而不依靠表面的词句。依靠我这本书,写到这里,按照出版计划和要求,也将告一段落(不过,到此为止,只是暂时告一段落,还有一些内容,我会继续写下去)。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们学佛,学的是什么?学佛就是学佛。佛教文化的魅力,说到底就是佛陀智慧的魅力。而佛的智慧是有生命的。它的魅力来自其健康活泼的生命状态的魅力。学习佛陀,学习佛陀的精神,学习佛陀的智慧,不可能不改变自己的生命状态。如果不愿意离开妄想和执着,不愿意放下心灵内外的阴影,不能完成自身生命形态的转变,就不可能像佛陀那样获得自证和自悟。一个人最宝贵的资源在自己的心中。佛在心中,天堂地狱也在心中。是自己的心决定了一切。是你的心决定了你的生活状态。不改变自己的心态,不改善自己的生活状态,就不可能获得任何启迪。开悟就是真正的学佛,就是真正亲近佛陀的智慧。无证无悟,无证无悟,你永远在佛陀智慧的殿堂之外。生死无常,幻质不坚。人身难得,佛法难闻。生命的意义不在于财富的占有,不在于私欲的满足,不在于功利的追求,不在于爱情的执着,不在于浮云的绚烂,而在于灵魂的净化,人格的崇高,生命的独立,生死的解脱。这就是佛说的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就是解决自己的问题,回答自己的问题,解放自己,改造自己,实现自己。这就是 "真知 "和 "自悟"。

祝伟大祖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祝各位读者,增福增慧,同种智慧,同悟同证。祝佛法兴盛,世界和平。


参考资料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