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道信空见 > 佛法大师 >

通往宁静的江南水乡:一苇过江教理篇的指引

2024-05-09 10:37 来源:未知

教义

通往心灵平静之路

学佛或修行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我想无非是 "安心与觉悟"!

I. 安心

首先,我们来谈谈 "心安":人们常常认为 "心安 "是理所当然的事。其实不然。人们常常担心明天的事情:担心明天的考试,担心明天会不会失业,担心会不会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或者当你挨骂的时候,当你受到表扬的时候,当你走在黑暗的道路上的时候,当你身处生死关头的时候,在这种种思虑之中,问问自己,你是否还能心平气和?

禅宗有这样一则公案:二祖慧可初见达摩时,达摩问:"你为何而来?" 慧可回答说:"求心安!达摩问:"你为何而来?因此,"求心安 "应该是我们学佛的第一目标,也是最终目标。

其次,我们要谈谈安心的层次。我用华严宗的五个名号来说明: 小、始、终、顿、圆。

1. 圆满教

华严经》云:"一切众生,本来成佛。"因此,对于密宗的人来说,没有所谓的心安理得。因为一切来了,我们就让它来;一切去了,我们就让它去,也就是顺其自然,这样就不存在心安的问题了。这样的人,不用学佛,也不用修行。所以,这是《华严经》中的最高境界--因为: 因为 "众生皆成佛"。但这个境界太高了,一般人是谈不上的。让我们退一步,谈谈《华严经》。

2. 佛经

我们学佛修行,要树立一个 "安心 "的目标。确定了这个目标之后,在一切境界中,当我们发现自己的心不平静时,就应该迅速让自己平静下来,使心得到安宁。当我们回光返照,发现问题所在时,我们的心就能安定下来,心平气和。

中国有一个古老的故事,讲的是一个人问禅师如何修行,禅师回答说:"随他去吧。好,随它去;坏,随它去;生,随它去;死,随它去;好,随它去;坏,随它去。

曾经有一个人双手捧着一朵花,去见佛祖求法,佛祖说:"放下吧。佛祖说:"放下"。他放下了右手的花。佛祖又说:"放下"。他又放下左手的花。佛祖说:"再放下"。那人惊讶地说:"我两手空空,怎么能再放下呢?" 佛陀说:"放下你的身心。" 一般来说,人们的问题都是由身心造成的。如果能放下身心,心境自然会平和。

在《密宗经》中,六祖听到《金刚经》中的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时就开悟了,所以如果能做到心无所住,自然就不会有心安的问题了。

在前面的案例中,当慧可回答达摩说他在寻求心安时,达摩说:"你拿过来,我给你安上。结果,慧可找不到自己的心。本来,他追求的是心安,但仔细一想,心是什么呢?既然没有这个心,自然也就谈不上心安了。

因此,从补特伽罗的角度来看,要想在任何时候、任何事情上都能心安理得,就必须能够放下心,必须能够做到心无所住,必须能够做到一切随缘。只有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才能心平气和。圆觉经》中有这样一句话 "知幻即离幻,离幻即觉幻。一念觉悟,便是心安。这仍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我们退一步来谈谈终极教义。

3. 终极教义

心无法平静,因为它无法与诸法实相相应。心总是在妄想无明中与自己发生冲突。当心躁动不安时,就用诸法实相的智慧来降伏妄心,使其获得安宁。

诸法实相智慧在佛教经典中大致可分为四个层次: 原始佛教、性空、唯识、真如。

(1)原始佛教: "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观察身体的不洁: 普通人一生都在为这个身体受苦。这个身体非常麻烦;他要吃饭,所以他要工作来赚取食物,吃完饭后,他要去上厕所;冬天他要多穿衣服,夏天他要脱掉衣服;他怕热,他怕冷;他每天都在为这个身体奴役。这个身体有生有死。当它死去时,我们辛苦维持了一辈子的身体也就随之消亡了。这就是为什么佛教说心应该是主宰。但一般人都把身体当作主人。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个身体是不净的、无常的。认识到身体是不净的,我们就能摆脱身体的主宰,让心成为主宰,如果心能成为主宰,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

视苦为苦: 所谓 "苦",就是我们的心理感受,也就是执着。人们认为多一样东西总是好的,但事实上它是一种额外的负担。苦 "并不是指普通的感受。当一件事给我们的心灵带来阴影时,也就是说,当我们因为在乎它而对它产生依恋时,它就成了我们的负担。因此,如果我们明白 "苦 "就是 "苦",就不会再执着于外界的事物,自然也就能做到心不动于微尘,永无焦虑。

观心无常: 我们的思想就像流水,无时无刻不在流动。前一刻对我们来说是好的,下一刻可能就会变成坏的。知道了心的无常,我们就能摆脱一切好坏的幻想,从而拒绝外界束缚我们的诱惑,获得心灵的平静。

观法无我:人类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我。然而,从佛法来分析,并没有真正的我存在。我的身体由四大元素组成,我的心由五蕴组成。现在的我只不过是业力串联的结果。在变化之中,确实找不到不变的自我。摆脱对 "无我 "的执着,"我 "所带来的一切不安就会自然消失。

(2) 性空: "业空"。

业:万事万物都是因果形成的。例如,我们看到一朵花,就是许多因果关系的结果。花的生长需要水、土壤、阳光,需要有人去看它,还需要生长在一个能让人看到它的地方。

一切规律既有因也有果,当原因发生变化时,现象即不能不跟着变化,所以现象并没有原来的自我,它只是随着原因的变化而幻化出来的。水中的月亮很美,但当我们去捞它时,它却残缺不全!远山的彩虹固然美丽,但当我们走近它时,它却消失了。

空: 明白万物皆由因果形成,因此没有不变的本质。既然没有不变的本质,这就是 "性空",因此我们不能创造,也不能攀登创造的阶梯,即 "无为"。无为的更进一步是 "无愿";无为无愿,心即安宁。

(3) 只有意识的学习

世界万物都是我们心灵的影像。我们过去的所见所感会影响现在。过去感知的潜在能量被称为种子。当这些种子与现在的世界相对应时,它们就会出现,并反映出我们眼前的世界,进而形成新的种子。由此,"种子→存在→新种子",我们的心灵不断流动。

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这个世界并不是客观存在的。六道众生看世界的角度不同:人是水,天是玻璃,鬼是脓血。种子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同。心净则世界净,心不净则世界随。因此,《维摩诘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释迦牟尼说:"菩萨行菩萨道,心净则国土净。这时,舍利弗问道:"佛陀啊!那为什么我们的世界如此不净?到处都是烂泥和臭水沟。佛陀过去修行的时候,可能也不是很清净吧?" 舍利弗提出这个问题后,旁边出现了一位天人,他说:"不!我看到的世界就像玻璃一样纯净。天人有天人的种子,人类有人类的种子,所以他们看到的世界是不同的。在唯识学中,最重要的是要认识到,世界是我们看到的样子,而不是它本来的样子。一旦我们明白了这一点,就不会对这个世界产生所谓的贪婪、愤怒和愚昧。

在希腊神话中,有一个年轻人因为爱上了自己在水中的影子而抑郁而死。这看起来非常可怜,但从意识的角度来看,这个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东西都是我们自己的影子,我们拼命地追求它。这和年轻人追求自己在水中的影子有什么区别呢?

有一个人长得很丑,有一天他照镜子时,看到镜子里丑陋的自己,实在看不下去,就把镜子打碎了。然而,旁观者却认为丑的是你,而不是镜子。所以,打碎镜子又有什么用呢?明天你再照镜子,还是一样丑。因此,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看到的是: "这个人很烦人 "或 "这件事很讨厌"。事实上,问题不在于这个人或那件事,而在于我们自己。

因此,在唯识学中,当我们认识到外界的一切都只是自己心灵的影子时,我们就能成就不动之心!

(4) 真理。

一切法本来就在我心中,我们的所见所闻本来就是我的,所以我不需要把所有的东西都搬回家,贴上某某的标签,才觉得它是我的。或者说,整个宇宙、法界不就是我的大家庭吗?

万物本来就是我的,安居乐业,还有什么好辛苦的呢?心无妄念,则躁动安宁。

4. 初教

开篇教导:有时,当我们的心想向外攀登时,再好的理论听起来也没有用,这时我们就不得不使用粗暴的方法。当心躁动不安时,就把它像绳子一样捆起来,用铁钉钉起来,这就是 "将心一处",也就是禅修。把心放在一个地方,与外界隔绝,心就能慢慢稳定下来。如数呼吸、念佛号、持咒语等,这些都是把心放在自己的位置上。心不散,则心安。

5. 小教法

小教法: 有时,我们凭借自己内在的智慧,也无法降伏自己的妄念心,因为妄念心太散乱,无法止息。此时,我们需要借助外在的约束,至少让自己的行为不再造恶;而外在约束的力量就是戒律,可以用戒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让自己的身心有一个依靠的地方。

二、说理

佛经中的安心--能依理而行。究竟教法的安心----能以理降伏心,使心与理安住。小乘教义中的心安--能以 "理 "规范行为,不违背 "理 "行事。然而,理性从何而来?

理性 "一词可以涵盖的范围很广,包括生理、生理学、心理学、哲学等等,包罗万象,这就是理性的广度。这就是理性的广度。而当我们讨论万法归一的时候,归一又从何而来呢?" 在纷繁复杂、千差万别中找到一以贯之的规律,这就是理性的深度。那么,能够理解万法的每一个细微之处,就是理的细。比如,能够了解一个人的生活和历史细节,这就是广度。能够把握一个人的个性,就是深度。而能够理解他蹙眉、微笑、投足的含义,则是精细。要同时具备 "礼 "的深度、广度和细度,并非易事。

从生理、生理、心理到广度、细度、深度,理的世界真是无穷无尽。因此,就佛学而言,一个人要做到 "心安 "比较容易,但要做到 "理悟 "就比较难了!

在小乘佛教中,修行证得四果、出离三界之后,可以说阿罗汉的心已经安宁了。但是,还谈不上彻底证悟。只有证得第八地以上的大乘菩萨,才能对过去、现在、未来了然于心,才能谈得上悟理。

道理从何而来?一般来说,最直接的是从经验中获得。然而,一生中能从经验中获得的道理太少、太不完整。因此,还必须通过学习--即从他人的经验中学习,以获得自身经验所不具备的东西。而语言和文字是传递经验最便捷的方式之一。然而,如果我们所有的道理都必须通过学习才能获得,那么我们根本无法学到最深刻、最完美的智慧。因此,我们有必要再次依靠 "推理"。所谓 "推理",就是运用过去的经验或学到的知识。但是,如果经验不足或学习不够,就会导致推理错误。因此,最好的推理方式是 "直觉 "或 "灵感",它不依赖于经验或学习。

获得这种经验或直觉并不需要经验或学习,但拥有这种经验或直觉的人却少之又少。但就佛教而言,每个人都有能力获得这种直觉或灵感,因为我们的身心存在某种障碍,使我们无法获得这种直觉或灵感。

通往宁静的江南水乡:一苇过江教理篇的指引

这种障碍大致可分为四个层次:一是私欲,私欲最容易让人忘记什么是正确的,从而遮蔽我们的心灵。其次是情绪。中国有句俗话:"情人眼里出西施"。情感让我们无法看清真相,从而对这一真相造成障碍。第三是习惯。我们觉得花香、花好看,但 "好看 "到底是什么意思?漂亮 "到底是什么意思?习惯是我们过去种下的概念,我们将其作为思考的因素。也就是说,当我们思考的时候,我们已经被过去所限制。第四种是 "业",它是习惯的一种更深层次的形式。在佛教中,我们世世代代都在生死轮回中,种下了无数的种子。这种业力深植于我们的心中。我们意识不到它,但它却常常掌管、操纵着我们的思想和情感,甚至根身世界也只是业力的幻影。

因为有各种各样的私欲、情绪、习惯和业力意识,使我们的心与外界事物分离,无法看到万事万物的本原。这些私欲、情绪、习气和业识就像雪球一样,一层一层地滚起来,偶尔有一片雪落下,很快又滚上新的雪,如果把它切开来看,我们的心从外到内都是一层又一层的妄念。我们可以感受到最外面的一层,在自私的脚下;然后里面是情绪、习惯;最深的一层是业力。这些层层叠叠,概括起来都是妄念。去一分妄念,得一分智慧;破一分无明,悟一分佛法。如果我们破除了这些层层叠叠的妄念和障碍,我们的心与万物就会直接相通!

因此,真正的理性是与语言文字分离的。真正的理性不能通过语言和文字的学习或思维的推理来获得,而必须通过与万物直接交流的直觉或灵感来获得。

当我们的心灵能够不为私欲和情感所动,并在其中能够非常清楚地看到万物和万法的真相时,我们就可以说,他已经达到了真正的理性。此时,我们可以说他处于定慧等持的状态,也可以说他处于心境交融的状态。

心灵如何才能平静?如果我们的心是有限的,它就不可能安宁。如果我们能认识到我们的心是无所不在的,那么我们的心自然就不会移动,也不会受到干扰。在《大智度论》中,我们的心本来是无所不在的,只是被我们的业障和习气所遮蔽,因此,如果我们能去除这些业障和习气,就能达到心无所不在的境界。

在《华严经》中,这种境界被称为 "海印三昧"。意思是说,心如大海,无边无际,无所不包;在大海之中,能够包容天地万物。在海印三昧中,显现的世界是华严世界,即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心在任何一点都能看到这个世界的一切景象,在一芥子中显现三千大千世界,在一刹那中观察无量劫的生灭,在一国土中了知一切国土,在一国土中了知一切众生,因为心是遍一切处的。

当我们通过修习平等性心和智慧而证悟海印三昧的境界时,一切瑰丽的世界和一切神圣的智慧都能显现出来,这就是所谓的毗卢遮那佛、法身佛,也就是遍一切处的心。

简而言之,心灵如何安放?心若能无处不在,便能安宁。心如何才能无处不在?心中的妄想和执着去得越干净,心就越能遍一切处。能悟到 "心不受一法,遍一切处",就是心安理得。


参考资料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