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道信空见 > 放生起源 >

北京放生联系方式查询,北京市放生小组联系方式

2024-01-23 16:25 来源:未知

一、放生鱼都放生什么鱼好

北京放生联系方式查询,北京市放生小组联系方式

1、

建议诸位师兄,多观察,多联系,不要盲目参与,确认是正规的有发心的放生组织再布施财物。祝福慧增长,早证菩提。因缘变化,世事无常,信息总有变动,本站随时更新,敬请关注。

2、

金山寺北京积福积慧放生组
guangsen:13311230827
放生集合地点:北三环安贞华联超市前广场或麦当劳东

灵犀一点
TEL:64974083;13020061202
田肖QQ:99000161linsha

根绒陈李13691206768陈居士

通州区
gulou
QQ:电邮:plenty0804@yahoo.com.cn

北京佛前灯小组
QQ群:6252931
劣农:414040986欢欢乐乐:171157173依稀拉姆:9816147老实念佛:24557894上善若水:11031520
北京放生生回向父母恩人佛菩萨极乐净土

isabel_wuyy@hotmail.com

北京大云峰禅寺增善积福放生组
我们每周六或者周日在海淀的明光家具城集合。如果有愿意去的师兄可以参加。

3、


十方文殊放生功德会
地点】地铁2号线或者5号线雍和宫站A出口,雍和宫十字路口桥北——向北行2分钟就到花园北侧。
【报名】18610806372大悲禅寺师父(北京号,全国免费接听)
13391715677广佳(三皈五戒弟子)
【车费】:往返40元(下午5点左右到达北京)。
绝不预定,账目透明,公开管理。如理如法!欢迎转发,功德无量!请加6群139151048共修佛法

4、北京积福积慧放生
13260101238广森
【QQ群】:北京积福积慧放生群228051863(请师兄仅加一个群)

5、【北京弥勒放生组】

圣彬:18601013564;
雯淇:13910660122;
释仁哲:13911440867。

6、
北京圣泉寺释迦放生团
释迦放生联系方式
李师兄(法名:心明):13621048848
韩大利(法名:心量):13693630343
何师兄(法名:心法):13001178509
至诚欢迎加入北京圣泉寺释迦放生团精进八群:170827427

7、云居寺位于北京西南郊75公里的房山区境内,因藏有万千珍贵的佛教石刻经板而著称于世。刻成这些石经,从隋至明历经千年,是我国继万里长城,大运河之后的又一浩大工程。堪称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图书馆,向有“北京敦煌”之誉。

8、云居寺依山而建,坐西朝东。寺分三路,中路佛殿五层,六进殿宇,南北两路建有僧房客舍之行宫院落。寺旁南北对称耸立着外形、结构迥然不同的两座辽塔,俗称北塔和压经塔。门前有杖引泉流过,清泉垂柳,自然环境颇为幽美。寺东北l.5公里处是石经山,本名自带山,唐时名涿鹿山,当地俗称小西天。海拔400米,山腰处分两层凿有九个藏经洞。第五洞名雷音洞,是九洞中最大的一个,长宽各约l0米,成不规则方形。四根八角形石柱支撑洞顶。石柱八面共雕有小佛像l056尊,称千佛柱。洞四壁嵌有云居寺创始人静琬法师早期所刻经板l46块。l981年ll月27日,在雷音洞拜石下地穴内发现明代石函,函内有以函套函方式密封的佛舍利。

9、云居寺于隋唐时代由幽州智泉寺静琬法师创建,历代屡有修葺扩建,成为规模宏伟、僧侣众多的巨刹。唐代分上寺及下寺,上寺在石经山上,下寺即今云居寺。辽金时代云居寺因刻石经闻名,故有石经寺之称。明代因石经山东麓建立东峪寺,又因云居寺居山之西,故亦称西峪寺。清初又改称西域寺并保留云居之名。抗日战争时期云居寺毁于战火。

10、1956年,中国佛教协会和有关部门一起开始对房山石经进行全面调查、发掘和整理工作,前后历时三年,先后从压经塔下地穴和石经山九洞中,清理出自隋至明朝的刻经石板14000多块。1961年3月4日云居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呼和浩特鳖去哪里放生

1、云居寺不仅以石刻经板闻名于世,古时亦有“碑海塔林”之称。近年于云居寺东南、东峪寺西南土丘上,发掘出中峪寺部分石刻及遗迹。石刻文字表明,中峪寺为辽代所建,有塔林数百座。除此之外,较有名气的有:北塔、南塔、景云塔、太阳塔、开元塔、压经塔、琬公塔、梦堂塔、老虎塔、万人塔、三公塔。这些塔大部分是唐代建造,其余为辽塔。

2、云居寺还藏有纸本经两万来卷,绝大多数为明代刻印本和手抄本,内有明南藏、明北藏、单刻佛经、藏文经卷、手写佛经、残卷等。这些是我国仅有的明版经卷,有极宝贵的学术价值和文物价值。

3、木版经,是清代由皇室下令刊刻出版的一部佛教典籍丛书,名《乾隆朝大藏经》。内容极为丰富,是研究佛学、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翻译工作的重要文献资料。目前世界上只有两部汉文大藏经的经版保存至今,一部是珍藏在南朝鲜伽耶山海印寺的《高丽藏》;一部就是云居寺珍藏的《乾隆版大藏经》。全部版面约重400吨,堪称我国木板书之最。

4、“石经”、“木版经”、“纸本经”都为世上罕见珍品,可谓云居寺“三绝”。

5、雍和宫,位于北京市东城区雍和宫大街,距今已有300年历史。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康熙帝为四子雍亲王建造府邸,称雍亲王府。雍正三年(1725年),改王府为行宫,称雍和宫。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驾崩,曾于此停放灵枢,因此,雍和宫主要殿堂原绿色琉璃瓦改为黄色琉璃瓦。又因乾隆皇帝诞生于此,雍和宫出了两位皇帝,成了“龙潜福地”,所以殿宇为黄瓦红墙,与紫禁城皇宫一样规格。乾隆九年(1744年),雍和宫改为喇嘛庙,特派总理事务王大臣管理本宫事务,无定员。

6、寻着历史的足迹,雍和宫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十五世纪。《清宗人府事例》中有这样的记载:“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十二月谕宗人府:皇四子胤禛、皇五子允祺、皇七子允祐、皇十子允锇……等,俱已分别册封分府,唯胤禛、允祐二人是贝勒,而所封府邸是亲王府邸雍和宫,规模违制,着由官房租库,将前明内宫监房拨给胤禛……”。文中提到的皇四子胤禛即:清朝雍正皇帝雍和宫。这时是贝勒身份,按照贝勒府府邸的规制,他的父亲康熙皇帝将明朝时期太监们居住过的官房(清朝定鼎北京后将这里划为内务府官用房)分给了他。康熙三十三年胤禛搬进府邸,取名“贝勒府”(年限有待考证)。

7、康熙四十八年,胤禛晋升为“和硕雍亲王”,“禛贝勒府”也随之升为“雍亲王府”。这时的雍和宫从规模、建制到人员配备都与从前相比不可同日而语。然而,这座昔日的“贝勒府”真正发生历史性改变则是到了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8、公元1722年,康熙皇帝驾崩,结束了他为期六十一年也是清朝历史上最为长久的统治历史。同年,他的第四个儿子胤禛继承皇位,改年号雍正,是为雍正皇帝。皇帝随即迁入宫中,但对曾经居住过三十余年的府邸已有了很深的感情,于是,将这里改为自己的行宫,正式赐名“雍和宫”。雍和宫作为帝王行宫和“龙潜禁地”的历史便由此开始。

9、雍和宫改为行宫后,雍正皇帝并没有对这里进行大规模改建,只是对东花园(又称东书院)进行了彻底修缮。

10、早在“禛贝勒府”时期,当时宅院东侧就辟有一小院,内有亭、台、廊、室,栽种着各种树木花草,供作为贝勒王胤禛读书阅典、贝勒王福晋赏花观月。往后,随着胤禛爵位的升迁,这里得以不断扩建和修缮。雍和宫改为行宫后,东书院又在原来基础上增添了许多亭、台、楼、阁。《国朝宫史续编》中对东书院的一门一匾,每幅楹联、每幅匾额甚至雍和宫一草一木都有详尽记载。重建后的东书院被装点的古朴典雅,清幽明净。乾隆以后的各位皇帝,必须按“定制”每年最少来雍和宫礼佛三次,即:每年八月二十五乾隆的诞辰和正月初三的忌辰,必须“盛装隆从,威严如仪”地先到雍和宫各佛殿拈香礼佛,然后到东书院向乾隆遗像致祭;每年五月的夏至节,皇帝到地坛祭拜后,也必须“原班原仪”先到雍和宫拈香拜佛,然后至东书院尝新麦——吃新麦面粉做的麻酱面,即每年夏至“芳泽事毕,临此园少歇、进膳”。东书院则成为清朝自乾隆以后各位皇帝在雍和宫礼佛之后休息的重要场所。


参考资料

标签: